曝光

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基金净值|老牌基金信达澳银陷多事之秋 “老鼠仓”案发

曝光 2017-12-12 点击: 手机版

公募基金“捕鼠”行动收网,在业内“低调”多年的信达澳银因前任基金经理王战强涉案“老鼠仓”一事近日站上舆论风口,同时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信达澳银还面临着公募业务非货基规模瘦身、子公司信达新兴资产频频踩雷违约兑付等诸多问题。

“老鼠仓”案发

在公募行业寂寂无名多年的老牌基金公司信达澳银近期因“老鼠仓”风波受到业内广泛关注。2月6日,针对前任基金经理王战强利用内幕信息违规投资被立案调查一事,信达澳银公开声明回应称:“王战强的违法违规行为纯属于其个人行为,在我公司严格风控下,旗下基金运作稳定,投研流程顺畅,未出现异常。”

事件起源于2009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时任信达澳银基金经理王战强根据其掌握的领先增长基金的投资标的和投资计划等未公开信息,当面或通过电话向妻子蔡某下达股票交易指令,通过亲戚证券账户违法买卖股票73只,涉案金额7834.63万元,获利456.55万元。

两人对上述违规行为供认不讳,法院依法对王战强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50万元;其妻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并处罚金50万元。

针对上述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信达澳银进行采访,公司市场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公司已要求员工入职时签订保密协议、自律承诺书。在本次事件中,王战强并未向公司申报上述案件所涉证券交易账户信息及交易情况,公司并不知情。在投研人员通讯行为监控方面,公司对投研人员的办公电话、上网行为、即时聊天工具、公司邮件往来等进行监控,关注是否存在讨论未公开信息、内幕信息的情况,并要求交易时间上交移动通讯设备。公司每季度对投研人员通讯行为进行检查,并抽查交易时间投研人员手机集中存管情况。

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业者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在职基金经理涉案“老鼠仓”,基金公司风控管理体系漏洞难辞其咎,与私募不同的是,公募基金的风控核查更为严格透明,基金公司合规部门应该积极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管控、事后稽查。

“尽管公募风控把关都较为严格,但也总是能有空子可钻,还需监管加强制度和道德层面建设,加大处罚力度。”大泰金石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骅补充道。

非货基规模折损近四成

事实上,信达澳银已经是基金行业内的“老资历”,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距今已超11年,但从公司公募业务展业情况来看,规模发展较为迟滞,去年非货基规模更是缩水近四成。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信达澳银旗下非货基规模为46.55亿元,较2016年底74.17亿元非货基规模减少近四成,规模排名下滑7名至81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