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

[私募信托基金运营]私募运营成本大揭秘:管理规模不到一亿必亏无疑!

曝光 2018-02-08 点击: 手机版

  作为一名从业人员,每天在中基协网站看看各类动态是排排君的每日必修功课,这不,排排君在中基协网站查询发现:最近三个月(5月11日—8月11日)仅有22家私募备案成立,月均成立私募数量不到8家,远远低于近几年的粗放式增长。

  而近一年(2015年8月11日—2016年8月11日)的新备案私募数量也仅为2277家,这其中还包含了一部分已经申报过的。

  私募新增数量放缓,这是显而易见的结论,而造成这一原因的,除了私募监管趋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私募运营成本加大,按目前的形势来看,就算是一家小规模私募,一年运营成本也至少在200万以上

  排排君标题说没有一亿管理规模不要做私募,如此看来并不夸张。

  从前私募服务一条龙,成本不过几十万

  在14年牛市行情初现时,开始为私募基金提供了一条产业链的服务,涵盖产品设计、产品托管、净值估算、产品清算、杠杆等非投研的综合业务。而这些都与《私募投资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2014年2月7日)的实施,以及私募行情一片大好分不开。

  而在此之前,私募借通道发行阳光化产品的成本很高,很难,基本都是为渠道打工。

  所以一时间,无论是民间高手、营业部“敢死队”,还是公募平台上具有5年以上投资经验、管理着百亿规模的明星,纷纷下海创业,准备自主发行私募基金。就连早年专门做专户管理的地下私募,也在亢奋地筹划着发产品募集资金。

  “现在创办私募基金的成本比以前低很多,几十万元就可以开始一家私募基金。”这是当时(14年)深圳一位准备近期离职的公募基金经理对媒体说的话。

  如今一年运营成本至少200万,没有一亿规模会倒贴

  然时过境迁。

  现在私募公司运营成本到底需要多少?一位公奔私的私募基金人士透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都要花钱。”

  房租水电:

  私募基金作为金融机构,好歹要有一个像样的办公场所。体面的办公场所不管是对这个行业,还是对客户,都是一种尊重。以目前深圳市中心区租格做参考约250元一平米,按200平米办公室计算,房租预估60万,水电费预估15万.

  人力成本

  房租水电都只是只是小钱,对于私募基金来说,最大的花销就是人力成本。根据现在监管的要求,每个人都得具备从业资格,现在一位具备基金从业资格的普通私募人员一年最低成本大约是30万。

  规模小的公司好歹也要具备财务、风控、操盘手、营销等。这些算是最低配置。规模稍大的还要基金经理、研究人员、开发团队。一年下来的人力成本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在小规模的私募公司,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在缺人手时,老板就得一人身兼多职,前台、网络维护、营销等,哪有需要就得上哪。

  由此算来,目前一家最低配置的私募,一年的运营成本至少在200万元左右。而按照私募“2/20”(2%管理费+20%业绩提成)的惯例,今年行情并不很给力,20%的业绩提成能不能拿到都是一个问题,这部分成本估计更多要依赖于2%的管理费了—也就是说,管理规模如果不到1亿,私募公司基本上属于倒贴状态.……

  “3+3”私募投顾模式增加智力成本

  让运营成本增加的并非“史上最严私募新规”,因为虽然说新规实施之后较以往的工作程序会更加复杂,但这都只是增加简单的人力资本。真正让私募公司成本增加的,是八月份开始的监管新举措——“3+3”私募投顾模式(“3+3”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至少有3名工作人员有不少于3年的可追溯业绩,其中业绩情况需要经过托管、审计等公允机构出具相应的产品报告或其他证明材料予以证明),这个增加的是真正的“智力成本”,也成为私募管理人的新考题,因为“3+3”新规大大抬高了私募类投顾的门槛,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私募将不能再借助券商资管计划或基金子公司发行通道产品。

  小规模私募发展受限,大型私募优势更加明显

  自2014年2月7日我国正式开展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私募基金备案和自律管理工作以来,全国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证明(私募牌照)的金融企业近24000家,成功发行私募基金产品规模近5万多亿元。

  宽松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低门槛的准入,也使私募基金行业出现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滥竽充数,甚至非法集资的丑陋、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损害行业发展和声誉。

  如今,私募监管趋严,全民私募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私募监管风暴正在降临,与之俱来的,是运营成本的骤增。

  当初几十万开一家私募容易,今天花几百万保下这家私募难!未来新成立、规模小、投资管理能力和经验不足的私募,生存空间正日益缩小,而大型、老牌私募优势更加明显!

 

 

相关推荐